欧盟从今年9月1日起不允许生产和进口白炽灯。鉴于这一规定从4年前开始逐步执行,尤其是媒体在这次报道中强调市场上的白炽灯并不“下架”,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暂无影响,所以奥地利消费者对此举的反应较为平和。
从当地媒体的报道看,环境保护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,认为这是朝着“绿色能源”迈进了一步。但也有不少人认为,欧盟的这一规定是多余的,反映出布鲁塞尔官僚的“调控狂”,政策奏效尚需时日。按欧盟的运行规则,欧盟作出决定后,要由各成员国负责执行。但迄今,只有德、英、芬、荷、瑞典和丹麦6个国家设立了相关市场监管机构,绝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没有专设机构负责此事。
从现实情况看,虽说欧盟从2009年起就不允许生产和进口100瓦以上的白炽灯,但迄今人们仍可轻松地从市场上买到。因为按欧盟规定,库存产品可以无限期地销售。此外,还能以“特殊照明材料”的名义,继续在商场销售白炽灯,只是不能将其与“普通照明材料”放在一起。据说,交通管理的红绿灯和工业用的照明灯,仍离不开白炽灯,因为节能灯的亮度不够。记者去了维也纳的几个建材市场,发现白炽灯仍在原来的货架上销售。售货员说,因为有消费者担心以后买不到白炽灯,想多买一些备用,反而促成了近来白炽灯的销售高峰。
批评者指出,应该通过市场竞争来自然淘汰白炽灯,不应使用行政手段。白炽灯问世几百年来,因其光色温馨、色彩多样、造型丰富、价格低廉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而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灯光色冷峻、造型单一、价格昂贵、也不能调光,要强塞给消费者有相当难度。另外,节能灯同样对环境有害。每只节能灯内含5毫克水银,一旦破损导致水银外泄,对环境的污染超过白炽灯,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。欧洲消费者保护机构建议,一旦发现节能灯破损后水银外泄,要立即开窗通风,并及时清除。根据欧盟的规定,50瓦以下的节能灯,每只水银含量不能超过5毫克;今年12月1日起,水银含量降至3.5毫克;从2013年1月1日起,30瓦以下的节能灯,水银含量不能超过2.5毫克。专家建议,如果想节能,但又不喜欢节能灯,还可以选择LED照明器材。